图书介绍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0122684.jpg)
- 陈其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 ISBN:750133633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72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481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唯物史观迅速传播的社会条件1
一、唯物史观迅速传播的阶级基础1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的潮流3
三、唯物史观的迅速传播及其时代特点7
第二节 传统思想的精华何以通向唯物史观16
一、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相贯通16
二、唯物主义的思想资料17
三、辩证的、发展的观点24
四、反抗压迫的精神和同情民众苦难的情怀30
五、大同思想34
六、对于推进理论认识的意义35
第三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的主要阶段38
一、唯物史观的传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38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初步发展40
三、新中国建立后马克思主义史学主流地位的确立以及遭受的挫折46
四、新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理论上的新发展53
第四节 苏联史学的若干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59
一、苏联史学中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59
二、苏联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上的失误与局限65
三、苏联史学时中国史学的影响70
第二章 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原理的重大成就79
第一节 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及相关理论问题79
一、历史分期对推进现代史学发展的特殊意义79
二、中国社会史论战:以马克思主义剖析中国社会历史的序幕80
三、从抗战到“十七年”:古史分期讨论走向高潮95
四、改革开放以来:古史分期等问题讨论的新进展和新论点107
五、对古史分期问题讨论质疑论的商榷122
第二节 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133
一、对中国上古社会特点和发展“路径”的探索133
二、战国秦汉以后的社会性质的认定和封建地主制的理论156
第三节 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基本线索的理论170
一、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近代社会性质的探讨170
二、20世纪50年代近代史分期讨论中的理论思考175
三、新时期关于近代历史进程基本线索的新认识187
第四节 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195
一、民族理论研究蓬勃发展的原因195
二、新中国建立后对民族理论问题的多方面探讨196
三、新时期以来民族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206
第五节 关于历史评价的理论221
一、历史评价理论对于史学研究的意义221
二、历史评价理论体系之初步构建222
三、历史评价理论所经受的考验和历史主义原则的阐扬232
四、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242
第三章 批判继承文化遗产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249
第一节 论文化遗产和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249
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249
二、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261
第二节 关于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探讨280
一、历史认识论研究的新成就280
二、历史学方法论探讨的新成就293
第三节 论史学发展和历史编撰309
一、论史学发展309
二、论历史编撰329
第四节 论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340
一、发挥史学社会功能与坚持科学性340
二、关于发挥史学社会功能的理论成果346
第四章 唯物史观与新历史考证学36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基本方法与新历史考证学的关系361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及其曲折道路361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方法与新历史考证学的关系365
第二节 唯物史观指导下历史考证学达到的新境界371
一、唯物史观为新历史考证学者打开了新天地371
二、唯物史观指导下历史考证学达到的新境界372
三、唯物史观生命力之所在380
第五章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探讨和发展前景382
第一节 深刻反思的理论成果和开拓进取的态势382
一、理论反思的历史过程与阶段性特点382
二、彻底破除教条主义:理论反思的成果386
三、史学理论建设的开拓进取态势392
第二节 坚持唯物史观与大力吸收西方新学理404
一、新时期以来西方史学的传入404
二、批判地汲取西方历史哲学,在不断认识中发展中国的史学理论406
三、对中国史学影响较大的西方新史学流派411
四、吸收西方新史学理论,进行史学研究的新探索419
五、坚持科学历史观与吸收西方新学理二者之关系426
第三节 唯物史观指导与多学科研究428
一、多学科研究的引入与实践428
二、多学科研究与唯物史观433
三、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多学科研究成果442
四、多学科研究与21世纪中国史学446
第四节 唯物史观与发扬中国史学的民族特色449
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史学理论的积极探索449
二、坚持唯物史观与发扬中国史学民族特色相结合,谱写中国史学的新篇章460
后记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