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彭坤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170957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32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144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人民生活-思想评论;恩格斯,F.(1820~1895)-人民生活-思想评论;人民生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意义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研究的意义2
第二节 文献综述3
一、国外学者的民生思想相关研究综述3
二、国内学者的民生思想相关研究综述7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2
一、研究方法12
二、创新点13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生成14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14
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15
二、社会体制的转型16
三、资本主义不平等的生产关系18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理论来源20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抑神扬人”的思想20
二、启蒙思想家的“人道主义”的思想22
三、资本主义法权思想23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6
五、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28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演进过程29
一、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萌发30
二、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初步形成31
三、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发展34
四、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相对成熟37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基本内容与特征41
第一节 对“民生”概念的一般认识41
一、多重语境下的民生思想42
二、民生的基本内涵43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理论内核44
一、关于对民众生存生活需要关注的民生思想45
二、关于民众应该公平公正享有基本权益的民生思想48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民生思想50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生实现的探讨52
一、论证民生实现的先决条件: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重视53
二、揭露民生实现的最大障碍:资本主义民生“异化”55
三、阐释民生实现的根本途径:实践活动57
四、建构民生实现的有力保障:共产主义制度59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特点61
一、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辩证性61
二、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批判性63
三、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实践性64
四、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历史性65
第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潮对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探讨67
第一节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研究68
一、批判经济决定论和资本主义社会事实68
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潮的局限性70
第二节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解析71
一、对“现实人”的肯定和对“异化”理论的新解读71
二、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潮偏离辩证性74
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潮的特点解析74
第三节 新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论证75
一、批判反人道主义的资本主义和对“异化”的新解释76
二、新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潮的局限性78
三、新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潮的特点分析79
第四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潮对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继承、发展与背离80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继承发展80
二、对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背离82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对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新发展84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本土传承84
一、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85
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87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系统建构88
一、民生实现的基本出发点:以人为本89
二、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发展生产力91
三、民生实现的根本保障:社会主义体制96
四、民生实现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99
第三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特征100
一、民生概念的特色性101
二、民生影响的深远性102
三、民生内容的全面性102
四、民生实行的可行性103
第四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指导下的民生实践105
一、当前中国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105
二、当前我国民生建设的推进方略108
第六章 结论115
第一节 对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解读115
第二节 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理论分析117
参考文献119
后 记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