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情报科学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情报科学的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1153452.jpg)
- (英)B·C·维克利,(英)A·维克利著;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班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12234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情报科学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情报学的产生和范围1
1.1产生情报需求的因素6
1.2情报传递的研究9
1.3情报系统和情报学12
第二章 研究情报的社会方法17
2.1工业社会的特征19
2.2社会中的交流21
2.3情报需求22
2.4情报环境24
2.5情报接收者26
2.6情报源29
2.7交流渠道31
2.8整体情报系统33
第三章 情报传递的广泛范围37
3.1自然界的信息传递38
3.2机器及其相互作用43
3.3文献之间的关系47
3.4人类信息处理48
3.5结论54
第四章 民众和情报56
4.1注意力的选择和透明度57
4.2信息的语言特征59
4.3交流媒介61
4.4接收者和情报源的联系64
4.5集团和组织67
4.6团体内部的信息传播73
4.7民众和情报的研究76
4.8变量、类别与数据78
4.9变量的分析81
4.10指标的发展87
4.11专业定向与情报渠道90
4.12利用现有记录93
4.13人群、抽样和单位101
4.14从民众中间收集数据104
4.15实例研究108
4.16科学研究和交流108
4.17心理学研究111
4.18期刊出版113
4.19二次报道114
4.20情报的接收116
4.21实践者的情报需求119
4.22实践者的特性122
4.23新的实践知识的来源123
4.24非正式交流的重要性126
4.25正式与非正式情报源之间的关系128
4.26建筑工业中的情报流通133
4.27“每个人”的情报需要139
4.28结论及其他141
5.1存贮与检索实体145
第五章 情报检索145
5.2工具、技术和机构146
5.3情报检索的设计问题147
5.4情报分析149
5.5记录和文档结构155
5.6提问形成与查找158
5.7情报输出的评价161
5.8提问式的修改162
5.9原始情报库164
第六章 语义学与检索165
6.1含义传递167
6.2主题检索实践169
6.3情报检索研究173
6.4公共知识结构175
6.5个人知识178
6.6记忆研究180
6.7语言与逻辑185
6.8个人知识的全球模式191
6.9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195
6.10情报要求及其表达201
6.11标识的起源203
6.12信息标识的标准205
6.13标识的标准化209
6.14检索系统的语义结构212
6.15标引语言的研究218
6.16结论221
第七章 媒介与接口224
7.1咨询过程224
7.2媒介者的必备知识226
7.3提问类型227
7.4提问与回答230
7.5提问与问题的解决232
7.6谈话中的提问234
7.7合作对话235
7.8交流的另一模型236
7.9咨询访问237
7.10联机检索访问239
7.11访问技术241
7.12查询者/媒介者相互作用的特性246
7.13联机检索的机器接口247
7.14语法分析249
7.15一般的专家系统254
7.16MYCIN专家系统256
7.17咨询的专家系统259
7.18结论261
第八章 情报系统262
8.1情报系统的类型262
8.2系统的相互联系269
8.3电子技术的作用271
8.4系统的一般特征272
8.5系统的开发275
8.6相关数据281
8.7系统使用的测定285
8.8情报源与接收者286
8.9信息存贮的利用305
8.10对信息库的存取311
8.11概率分布和模型建立313
8.12排队317
8.13需要碰撞318
8.14馆藏的存留与剔除321
8.15分布存贮323
8.16分级提供325
8.17情报系统的原则327
第九章 系统评价329
9.1评价准则330
9.2评价的框架332
9.3相关性及其评价334
9.4服务质量335
9.5评价性能336
9.6系统效率:成本与成本效益338
9.7采集查找的收录范围340
9.8从存贮器中进行检索343
9.9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的评价344
9.10现刊资料报道服务353
9.11联机检索服务356
9.12检索的实验研究358
9.13情报要求的可得性363
9.14影响可得性的变量365
9.15文献提供试验368
9.16服务延迟的影响372
9.17性能的降低375
9.18情报的价值376
9.19情报服务的感知价值377
9.20结论379
第十章 社会中的情报381
10.1情报传递渠道382
10.2出版与发行383
10.3报纸与广播387
10.4文摘与索引服务389
10.5图书馆与情报服务390
10.6公共图书馆391
10.7教育图书馆393
10.8专业图书馆与情报服务395
10.9馆际互借与图书馆合作396
10.10查索情报398
10.11教育研究中的课题400
10.12情报技术403
10.13组织机构409
10.14数据库和数据库主计算机412
10.15情报提供的各种关系417
10.16情报提供的经济学420
10.17远程计算机通信的经济倾向422
10.18影响获得情报的因素427
10.19新技术的影响431
10.20最后的问题434
附录437
1.情报学规范437
2.情报学的研究领域441
3.对化学家的数据调查表447
4.在运行中的MYCIN系统452
5.TEIRESIAS说明456
参考文献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