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冶金反应及工程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冶金反应及工程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1151701.jpg)
- (日)鞭岩,(日)森山昭著;蔡志鹏,谢裕生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5031·340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46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4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冶金反应及工程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1.1反应工程学1
1.2反应工程学的方法2
1.2.1反应工程学的反应动力学2
1.2.2比例放大和中间试验工厂7
1.2.3过程系统及过程设计9
1.3冶金反应工程学和冶炼过程12
参考文献16
第二章 反应装置的形式和特性18
2.1均相反应操作的反应装置19
2.1.1槽式反应器中的均相反应操作19
2.1.2管式反应器中的均相反应操作21
2.2非均相反应操作的反应装置22
2.2.1槽式反应器22
2.2.2反应塔22
2.2.3固定床、流化床和移动床25
参考文献30
3.1反应动力学31
3.1.1反应速度的定义31
第三章 工业反应动力学31
3.1.2反应速度的测定法33
3.2均相反应(单相反应)33
3.2.1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33
3.2.2反应级数和速度常数34
3.2.3间歇法中的动力学36
3.2.4关于连续法的动力学44
3.3非均一反应50
3.3.1固体催化反应50
3.3.2气固系统非催化反应59
3.3.3气液反应66
3.4冶金过程的反应速度77
3.4.1氧化铁的气体还原反应77
3.4.2石灰石的分解反应CaCO3=CaO+CO284
3.4.3熔融铁碳合金的脱碳反应87
3.4.4渣与金属之间的反应90
例题392
第三章 所使用的符号101
参考文献103
第四章 反应装置及其操作的解析法106
4.1.1间歇式反应槽107
4.1槽式反应装置107
4.1.2连续式反应槽109
4.1.3半间歇式反应槽110
4.1.4串联式反应槽112
4.2连续式管式反应装置114
4.3连续式反应装置中的流体混合效果115
4.3.1未转化率116
4.3.2反应器所需容积的比较117
4.4非完全混合流的反应装置119
4.4.1停留时间分布119
4.4.2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实验121
4.5非完全混合流模型124
4.5.1复合模型125
4.5.2扩散模型131
4.5.3槽列模型135
例题4138
第四章 所使用的符号147
参考文献149
第五章 反应装置的最佳操作和稳定性150
5.1.2限制条件(束缚条件)151
5.1.1目的函数151
5.1目的函数和限制条件151
5.2最佳化的方法152
5.2.1微分法153
5.2.2拉格郎日乘数法(Lagrangemultipliertech-nique)157
5.2.3登山法(或上升法)160
5.2.4线性规划(Linearprogramming)162
5.2.5变分法165
5.2.6动态规划(Dynamicprogramming)168
5.2.7最大原理(Maximumprinciple)170
5.3.1槽式反应器的稳定性175
5.3反应装置的稳定性175
5.3.2参数的敏感度(Parametricsensitivity)179
例题5181
第五章 所使用的符号190
参考文献191
第六章 流化床、移动床、固定床反应装置的解析193
6.1流化床反应装置193
6.1.1间歇式流化床的非催化反应操作194
6.1.2连续式流化床的非催化反应操作196
6.1.3催化反应的数学模型204
6.1.4流化床还原——直接炼铁法208
6.2移动床反应装置的解析213
6.2.1等温非催化反应操作213
6.2.2非等温催化反应操作219
6.3固定床反应装置的解析220
6.3.1等温非催化操作221
6.3.2非等温催化反应操作224
第六章 所使用的符号232
参考文献234
7.1DL式烧结机的操作236
第七章 烧结机236
7.2链式台车移动速度与生产量240
7.3烧结过程的理论解析250
7.3.1焦炭的燃烧速度250
7.3.2数学模型252
7.4床内颗粒的温度分布259
7.4.1点火炉内的气体温度、点火时间、氧气浓度260
7.4.2原料颗粒的粒度263
7.4.3废气流量264
7.4.4焦炭的配比率266
第七章 所使用的符号268
参考文献271
第八章 高炉273
8.1高炉炼铁过程273
8.2炉内反应速度方程式281
8.2.1用CO间接还原铁矿石282
8.2.2贝-波反应284
8.2.3熔融浮氏体的直接还原反应285
8.2.4石灰石的分解反应286
8.2.5铁矿石的H2还原反应287
8.2.6碳与水蒸气的反应287
8.2.7水煤气转化反应288
8.3高炉操作的理论解析289
8.3.1高炉模型研究289
8.3.2炉身温度分布解析291
8.3.3炉顶料粒和煤气温度295
8.3.4炉顶煤气流量与组分,出铁量与出渣量299
8.3.5风口平面上气体流量与成分,气体与焦炭温度300
8.3.6炉顶·风口间的数学模型305
8.4用数学模型进行过程解析309
8.4.1计算方法309
8.4.2炉况计算结果311
8.4.3改变操作条件的效果318
参考文献327
第九章 LD转炉330
9.1转炉吹炼过程330
9.1.1炉内反应及吹炼技术的进步330
9.1.2钢水的碳含量和温度测定及吹炼控制334
9.1.3氧气射流与熔池的相互作用341
9.2吹炼过程的理论解析352
9.2.1火点表面积的计算352
9.2.2石灰的化渣速度355
9.2.3废钢的熔化358
9.2.4炉内反应所消耗的氧量362
9.2.5渣与钢之间的炉内反应366
9.2.6炉内过程参数的变化368
9.3用数学模型作过程解析372
9.3.1炉内过程变量的变化372
9.3.2变更操作条件的效果376
9.3.3废钢熔化的效果384
参考文献390
第十章 真空脱气设备394
10.1流滴脱气过程394
10.2上升气泡的脱气过程400
10.3RH法脱气过程407
10.4DH法脱气过程419
参考文献428
第十一章 铸锭及连续铸造430
11.1一维凝固问题430
11.2圆筒形液体的凝固434
11.3二维凝固问题436
11.4凝固问题的数值计算法441
11.5连续铸造444
11.5.1理论最小值H2,min及H3,min449
11.5.2设计计算法450
11.5.3钢锭冷却表面温度保持一定的情况451
第十一章 所使用的符号451
参考文献453
附录454
A.单位与因次454
B.无因次群457
C.单位换算表459
D.颗粒比热的温度变化460
E.高炉模型的推导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