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吕思勉读史札记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吕思勉读史札记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1139253.jpg)
- 吕思勉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11186·47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684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7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吕思勉读史札记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甲帙 先秦1
盘古考1
古史时地略说上7
古史时地略说下15
纬书之三皇说23
儒家之三皇五帝说26
伏义考30
华胥氏32
有巢燧人考33
神农与炎帝、大庭35
炎黄之争考41
少昊考47
女娲与共工56
囚尧城辨64
帝尧居陶64
丹朱傲辨65
禅让说平议69
共工、禹治水72
唐、虞之际二十有二人76
唐、虞、夏都邑一78
唐、虞、夏都邑二84
唐、虞、夏都邑三90
唐、虞、夏都邑四95
夏都考98
太康失国与少康中兴103
越之姓*110
匈奴为夏后氏苗裔*112
说商113
自契至於成汤八迁考117
释亳119
论汤放桀地域考125
汤弱密须氏125
汤冢127
伊尹生於空桑128
惟尹躬天见於西邑夏解130
盘庚五迁130
殷兄弟相及134
周先世世系138
公刘140
毕郢143
三恪解149
武王克商151
太公为西方人154
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157
卫伯162
江汉、常武*163
西周皆都?镐165
疑周伐?狁为东迁后事167
齐桓公存三亡国168
长狄考169
鬼方考173
山戎考179
赤狄、白狄考182
春秋时人以畜比君189
馀祭之死190
楚之四国191
三王五霸192
中山196
皇帝说探源200
管子轻重一*203
管子轻重二*207
管子轻重三*210
管子轻重四*213
买田宅、请田宅**215
买道而葬**216
古振贷一**217
古振贷二**218
古振贷三**219
古振贷四**220
古振贷五**221
古振贷六**222
三公、四辅、五官、六官、冢宰**223
周官五史*229
毁誉褒贬*235
守藏室之史*237
左右史**238
夫人选老大夫为傅**243
以夷隶守王门**247
篡立者诸侯既与之会则不复讨248
车服248
君臣朋友250
封地大小251
巡守朝聘254
霸国贡赋257
五侯九伯261
古人不重生日264
古人周岁增年266
坟墓269
谅?269
桐棺三寸非禹制271
墓祭275
死於兵者不入兆域277
厚葬278
殉葬282
?尤作兵284
宋襄公289
三革289
六国之兵301
女子从军303
守险305
交绥309
国士310
致师318
古师行多侵掠319
兵食320
古水战320
丘甲322
军与师324
五兵327
私属328
教士329
兵器长短329
军志331
骑射332
象魏334
五刑之属三千335
象刑336
投畀豺虎344
九刑345
郑人铸刑书上347
郑人铸刑书中351
郑人铸刑书下354
戮尸355
辕357
妇人无刑358
赎刑361
园土即谪作363
父子兄弟罪不相及364
比伍相及366
与于青之赏必及于其罚367
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368
狱之?速370
舜为天子?陶为士瞽瞍杀人372
毋赦375
以吏为师376
复?380
断狱重情386
龟兹刑法与中国类389
扶桑国法390
地图390
五岳393
弱水、黑水396
归虚397
泾洛诸戎398
古匈奴居地405
发、北发410
越裳*411
扬越*414
论吴越文化416
邹衍大九州说421
南交424
?夷即倭夷说424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义425
礼运、礼器429
天生时而地生财435
会子大孝437
圣人之大宝曰位439
心学之原440
杨朱之政治学说440
名他人之学444
古学制**446
宦**454
富教**456
六艺*457
原易*463
易大义470
左氏不传春秋上471
左氏不传春秋中474
左氏不传春秋下477
左国异同478
读山海经偶记479
洪范庶民惟星解485
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解493
帝506
?然507
猎较508
稽古同天508
上国509
女称君亦称君子510
札510
易抱龟南面511
三兆三易512
史记日者龟策列传513
神嗜饮食515
神仙家516
乙帙 秦汉519
太上皇519
淮南王520
巧吏522
汉吏治之弊522
官南方者之贪525
汉世选举之弊527
资格用人之始527
汉末名士528
附庸537
计相主计537
入财者得补郎538
商者不农**538
汉世振贷**538
汉士大夫散财振施**541
汉人多从母姓544
汉世昏姻多出自愿546
汉时嫁娶之年546
汉时男女交际之废547
妻死不娶548
出妻改嫁上549
出妻改嫁下551
汉世妾称556
取女闭之557
适庶之别558
禁以异姓为後558
探筹560
汉尚主之法561
王莽妃匹无二562
北邙563
医疗贵人有四难公元年564
执金吾564
汉初赏军功之厚565
汉世犹用铜兵566
泽武用将568
塞路572
山泽堡坞573
山越*576
闽越民复出*582
秦汉法律之学583
汉文帝除宫刑585
法令烦苛之弊587
古代法律不强求统一588
昆仑考588
匈奴不讳名而无姓字*590
匈奴官制*591
匈奴人口*593
匈奴风俗*598
匈奴文字*601
匈奴龙庭603
头曼北徙及复度河南之年607
头曼城608
优留单于非真单于608
五饵*610
萧望之对待匈奴之议论613
秦营南方上*614
分地**614
秦营南方下*618
赵佗年寿620
头兰621
夜郎侯见杀621
仓海君622
倭人国624
鲜卑625
西夜、子合628
徐福628
交?嫁娶之俗630
高离632
卑弥呼632
儒术之兴上637
儒术之兴中640
儒术之兴下642
汉儒术盛衰上649
汉儒术盛衰上649
汉儒术盛衰下653
汉儒术盛衰下653
论经学今古文之别658
论经学今古文之别658
申公668
申公668
汉兴三雍太学**670
何邵公为学海670
何邵公为学海670
汉兴三雍太学**670
私家教授之盛不始东汉**673
私家教授之盛不始东汉**673
讲学者不亲授**675
讲学者不亲授**675
汉世向学者多孤寒之士**678
汉世向学者多孤寒之士**678
游学**679
游学**679
汉世豪杰多能读书**682
夏侯胜、桓荣**682
汉世豪杰多能读书**682
夏侯胜、桓荣**682
郡国文学**683
郡国文学**683
传、说、记*684
传、说、记*684
诗无作义691
诗无作义691
毛诗传授之诬692
毛诗传授之诬692
诗序上694
诗序上694
诗序下699
诗序下699
左氏自相?牾、诗序袭之702
毛诗训诂之误702
毛诗训诂之误702
左氏自相?牾、诗序袭之702
太誓後得*703
太誓後得*703
汉人说尚书传授之诬*709
汉人说尚书传授之诬*709
孔壁得书*711
孔壁得书*711
百两篇*720
百两篇*720
伪古文尚书有本於荀子者726
伪古文尚书有本於荀子者726
马郑序周官之谬727
马郑序周官之谬727
论二戴记上730
论二戴记上730
论二戴记中734
论二戴记中734
论二戴记下735
论二戴记下735
论尔雅谁作738
论尔雅谁作738
释尔雅739
释尔雅739
圆谶一740
圆谶二741
圆谶三744
圆谶四746
圆谶五746
圆谶六747
圆谶七749
太史公书亡篇*750
淮南王书无中篇754
读论衡755
大人见临洮762
论汉人行序之说762
?公767
禁巫祠道中768
赛与塞768
黄老君769
于吉神书774
太平道、五斗米道776
丙帙 魏晋南北朝781
好名之弊*781
诸葛亮治戎782
孙氏父子轻佻783
用人以抚绥新附785
清谈一*788
清谈二*790
清谈三*794
清谈四*796
清谈五*798
晋人之矫诞*800
晋武帝不废太子801
州郡秩俸供给802
苻洪因谶改姓之诬807
慕容、拓跋808
五胡次序无汝羌名808
校郎809
拓跋氏先世考上809
拓跋氏先世考下814
拓跋氏之虐818
崔浩论821
高肇829
後魏吏治829
宇文氏先世834
周人畏突厥之甚835
突厥之先836
考绩之法上838
考绩之法下842
才不中器843
访问843
山涛844
限年入仕845
九品官人之始848
九品中正849
中正非官853
屯田之弊853
募兵之利弊854
魏时将帅之骄856
魏太祖征乌丸859
文臣轻视军人860
兵无?甲860
魏晋法术之学上*861
魏晋法术之学中*866
魏晋法术之学下869
贼杀郡将、郡不得举孝廉872
曲法失刑873
父母杀子同凡论874
诸署共咒诅876
吉翰杀典?877
梁武帝宽刑法877
梁武帝政刑之缪878
御史不宜司审理878
惩臧私之道879
无赦之论880
法粗术、非妙道881
後有犯罪宥而勿坐882
著魏律者882
追戮已出之女883
秦韩*884
晋初东夷种落之多885
滑国考887
柔然891
北族辫发891
北俗不解用弹892
乌丸俗从妇人计893
东沃沮之葬894
历日894
减食致寿894
父子相似895
绝菜患肿896
脉法896
手术897
国子太学**900
为私家立学**904
盲人识字**906
范甯崇学**906
周朗**908
汲冢书909
再论汲冢书914
四部916
梁末被焚书籍920
论晋书一921
论晋书二923
论晋书三924
论晋书四925
论晋书五927
论晋书六928
论晋书七929
论魏史之诬931
读抱朴子上938
读抱朴子中942
读抱朴子下944
金人949
轮回953
沙门致敬人主958
沙门与政上959
沙门与政下963
梁武帝废郊庙牲?969
僧徒为乱973
畜?981
淫祀之盛982
巫能视鬼988
丁帙 隋唐以下991
炀帝雁门之围991
唐高祖称臣於突厥992
太宗停薛延陀婚993
唐将帅之贪995
唐代市舶一999
唐代市舶二1000
唐代市舶三1004
唐代市舶四1005
唐代市舶五1007
赐田**1008
唐武宗时僧尼所有田亩平均数**1009
质田以耕**1009
田业卖质无禁**1010
农民所需田亩之数**1010
田亩隐匿**1012
流民田产**1013
宋末公田**1014
辽金元时赐田占田之多**1019
金屯田户租佃**1022
元时献田**1023
庄田**1024
职田收租之重**1027
豪强占田之害**1027
异族间兼并1029
富人之不法**1034
青苗法**1036
羊羔利**1039
印子钱**1043
掌固1045
传衣钵1045
生日1046
瞽者审於音声1052
契丹农业1053
契丹文字1053
契丹文学1054
契丹慕汉1054
突厥、契丹宗教类鸟桓1055
度斤 ?督军 都尉鞬 乌德鞬1057
九姓1058
回文1062
吐蕃缘起1063
唐代吐蕃兵力1066
四镇1072
康里1073
西山八国1074
女国1079
高丽无私田**1084
新罗击走靺鞨海寇1085
元仁宗重视国学**1086
明初国子生**1086
郡县乡里之学上**1088
郡县乡里之学下**1093
山长**1097
学校经费**1098
读经用演习之法**1099
为外族立学**1100
西王母考1103
戊帙 通代1103
论中国户口册籍之法1107
策试之制上1110
策试之制下1115
郡县送故迎新之费1119
使臣图自利1125
尸体不朽1126
藏首级1127
田制**1128
官家出举上**1132
官家出举下**1139
京债**1144
营债**1145
民间借贷**1147
质典**1150
借贷利率**1156
禁奢**1160
毁奢侈之物**1166
宝物**1170
车与骑1172
铁面1177
胡考*1177
突厥与蒙古同祖1194
突厥渠帅凡五1199
突厥之兵1202
实、叟、骆、蜀*1202
丁令1210
丁令居地1213
丁令宗教1216
奚1220
幽都1220
四裔传汉人文化1222
貉族考1223
唐宋?以前之中日交际1244
乡校**1247
不乐仕进**1248
入学之年**1250
学校由行礼变为治经**1252
孔子庙**1253
乡钦射礼1258
束?**1259
论语、孝经**1262
学校中体罚**1263
鸣鼓众质**1264
学校风潮**1267
武举**1276
春秋史记皆史籍通称1278
记府1279
本纪世家皆史记前已有1280
空籍五岁1280
史记於众所习知之事皆弗论1282
太史公书采战国策1283
路史1285
史家讲书法之原1285
六经皆史之蔽1286
崔浩魏记1287
吴均齐春秋1289
江淹齐史1290
沈约宋书1290
唐以前无断代史1291
读洞冥记1293
神异经1294
博物志1295
拾遗记1300
述异记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