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政策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政策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0117813.jpg)
- 宋国君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3302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环境政策-分析-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政策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环境政策分析导论1
第一节 政策分析的传统和规范1
第二节 政策分析的对象和方法3
一、政策系统的有机结构3
二、政策方案的选择4
三、政策分析的方法5
第三节 环境政策分析概论7
一、环境政策的特点7
二、环境政策分析的目标8
三、环境政策分析的特点9
参考文献10
第二章 外部性与环境政策分析11
第一节 外部性的一般理论12
一、外部性理论的述评12
二、外部性的定义13
三、外部性的生命周期模型14
四、外部性的合理规模15
第二节 环境外部性理论18
一、环境外部性的三要素18
二、环境外部性的分类矩阵22
三、环境外部性的测量方法23
第三节 外部性内部化与环境政策分析23
一、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小政府与大市场24
二、环境政策的对象体系:完备性与差别性25
三、环境管理体制: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分工25
四、环境政策的民主化进程:效率与公平的统一26
第四节 环境政策研究面临的一些问题26
参考文献27
第三章 环境政策手段分析29
第一节 环境政策手段概论29
一、环境政策手段的分类29
二、环境政策手段的评价标准29
三、环境政策手段分析的一般模式31
第二节 命令控制手段分析32
一、定义32
二、命令控制手段的特点32
三、命令控制手段的适用领域32
四、中国已实施的命令控制政策分析33
第三节 经济刺激手段分析34
一、定义与分类34
二、经济刺激手段的原理36
三、经济刺激手段评判的特点37
四、经济刺激手段的适用领域37
五、中国已实施经济刺激政策分析38
第四节 劝说鼓励手段分析40
一、定义40
二、劝说鼓励手段的原理40
三、劝说鼓励手段的特点40
四、劝说鼓励手段的适用领域41
五、中国已实施劝说鼓励政策分析41
第五节 环境政策手段的选择与组合45
一、选择和组合的原则46
二、环境政策手段的组合方法47
三、中国环境政策手段选择的建议48
参考文献51
第四章 环境政策分析的一般模式52
第一节 干系人责任机制分析53
第二节 问题的识别和确认53
第三节 环境政策目标分析54
第四节 环境政策框架分析54
第五节 环境政策手段分析55
第六节 决策机制分析55
第七节 管理机制分析56
一、信息机制分析56
二、资金机制分析57
三、实施机制分析57
四、监督机制分析58
第八节 环境政策评估58
一、政策目标评估58
二、政策实施评估59
三、政策的效果和效率分析59
四、政策的公平性评估60
第九节 政策建议61
第十节 总结61
参考文献61
第五章 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分析62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律体系62
一、环境保护法律的效力层级62
二、环境保护法律的部类划分63
三、环境立法回顾65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分析67
一、环境保护法67
二、环境保护专项法律分析71
第三节 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分析71
一、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概念71
二、自然资源保护法体系72
三、自然资源保护专项法简介72
第四节 其他相关法律分析76
一、《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76
二、《刑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77
三、《民法通则》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77
四、《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77
五、《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78
六、《行政处罚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78
七、《国家赔偿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79
第五节 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评述79
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成就79
二、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完善方向79
参考文献80
第六章 环境管理体制分析81
第一节 环境管理体制概述81
一、环境管理的三种思路81
二、理想的环境管理体制82
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理体制分析83
一、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现状83
二、中国环境管理体制问题分析85
第三节 环境管理决策机制分析86
一、环境管理的决策者86
二、环境管理的决策程序87
三、环境管理的决策议题的提出90
四、科学的环境管理决策机制的构建91
第四节 环境管理体制完善建议91
参考文献92
第七章 环境管理制度分析94
第一节 环境规划制度分析94
一、政策目标94
二、政策框架和实施状况94
三、环境规划制度的完善95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三同时”制度分析96
一、环评制度与“三同时”制度政策框架96
二、政策目标97
三、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管理机制分析97
四、主要干系人的责任机制分析98
五、环评制度与“三同时”制度评估99
第三节 排污申报制度与排污许可证制度分析100
一、政策框架100
二、排污申报制度政策分析101
三、排污许可证制度分析101
四、排污申报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完善104
第四节 排污收费与环境税制度分析104
一、排污收费制度分析104
二、环境税政策分析108
第五节 限期治理制度分析111
一、限期治理制度的政策目标及管理对象111
二、限期治理制度的实施111
三、限期治理制度的政策评估111
第六节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分析112
一、政策框架及实施状况112
二、总量控制制度的界定113
三、改革建议114
第七节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分析115
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政策目标及框架115
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管理对象115
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实施116
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核查机制117
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奖惩措施117
六、环保模范城市117
七、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效果及评价119
第八节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分析120
一、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的政策目标及框架120
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的管理对象121
三、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的实施121
四、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的政策评估121
第九节 环境信息管理制度分析122
一、环境监测制度分析122
二、环境统计制度分析124
三、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分析127
第十节 环境保护技术政策分析129
一、环境保护技术政策的目标及政策框架129
二、环境质量标准分析130
三、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体系分析131
四、其他标准132
五、环境保护技术指南分析132
六、环境保护科技研究政策135
七、中国环境保护技术政策完善建议135
第十一节 环境管理制度改革建议136
一、环境政策管理主要集中于命令控制手段136
二、环境管理制度总体上重审批136
三、我国环境管理制度需要重新调整体系136
参考文献137
第八章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分析138
第一节 大气污染政策总论138
一、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体系分析139
二、大气环境管理140
第二节 城市空气污染防治政策分析141
一、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分析141
二、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现状分析142
三、城市空气污染政策目标分析142
四、城市空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实施机制分析142
五、城市空气污染防治政策实施效果144
六、城市空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完善148
第三节 酸雨控制政策分析149
一、酸雨污染现状149
二、中国酸雨污染特点150
三、酸雨控制政策体系分析150
四、酸雨控制政策目标分析150
五、酸雨控制政策的干系人责任分析151
六、中国酸雨控制政策的效果152
七、中国酸雨控制主要政策制度分析152
八、中国酸雨控制政策建议154
第四节 总结156
参考文献156
第九章 水环境保护政策分析157
第一节 水污染防治政策分析158
一、水污染防治政策的目标分析158
二、水污染防治政策框架158
三、水污染防治政策体系158
四、干系人的责任机制160
五、水污染防治政策实施机制分析161
六、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和监管分析163
七、中国水污染防治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165
第二节 水资源保护政策分析167
一、水资源保护政策的范围和目标167
二、水资源保护政策框架167
三、水资源保护政策体系167
四、森林保护169
五、水土保持170
六、饮用水源保护172
七、取水管理173
八、河道管理175
九、湿地与生物保护177
十、水资源保护政策评价177
第三节 中国水环境保护政策评价与建议177
一、中国水环境保护政策评价177
二、完善水资源保护法规178
三、建立中央政府城市污水处理专项资金178
四、优化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职能179
参考文献180
第十章 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管理政策分析181
第一节 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政策总论181
一、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管理概述181
二、政策体系分析182
三、政策目标分析184
四、干系人及责任机制184
五、实施机制分析186
六、信息机制分析186
七、监督机制分析186
第二节 一般工业固废管理政策分析187
一、实施机制分析187
二、实施效果评估187
三、政策完善建议188
第三节 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分析188
一、实施机制分析188
二、实施效果评估189
三、政策建议190
第四节 电子电器废物管理政策分析190
一、政策体系分析190
二、实施机制分析191
三、政策效果评估192
第五节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政策分析192
一、政策目标分析192
二、实施机制分析193
三、资金机制分析194
四、监督检查机制分析195
五、信息机制分析195
六、政策效果评估196
第六节 医疗废物管理政策分析197
一、管理机制197
二、处置效果197
第七节 政策完善建议198
参考文献200
第十一章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政策分析201
第一节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政策分析201
一、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政策框架201
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政策目标分析202
三、干系人的责任机制203
四、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政策实施机制203
五、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207
第二节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政策改革建议209
一、更多采用劝说类政策手段209
二、加快相关领域技术标准制定进度209
参考文献209
第十二章 自然保护区政策分析210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管理政策分析210
一、自然保护区概述210
二、自然保护区政策体系及框架分析211
三、自然保护区政策分析213
第二节 管理机制分析214
一、信息机制214
二、资金机制215
三、实施机制216
四、监督机制218
五、政策评估218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趋势和管理政策建议220
一、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趋势220
二、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政策建议221
参考文献224
第十三章 国际环境政策分析225
第一节 国际环境政策概述225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政策分析227
一、科学研究与IPCC227
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缔约方大会228
三、京都议定书及后京都谈判228
四、国际气候合作的主要障碍229
五、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机构建设231
六、中国节能政策分析232
七、可再生能源政策分析238
第三节 臭氧层保护的国际合作政策分析241
一、臭氧层消耗的科学研究241
二、国际保护臭氧层的主要行动242
三、中国保护臭氧层的政策法规体系242
四、中国保护臭氧层政策效果评估244
参考文献245
China's Environmental Policy Analysis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