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机工程手册 第41篇 电子元器件 试用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机工程手册 第41篇 电子元器件 试用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1126951.jpg)
- 机械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电机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487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机工程手册 第41篇 电子元器件 试用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编辑说明1
第1章 电真空器件1
1 概述1
2 电子管1
2.1 收讯放大管1
2.2 发射管8
2.3 整流管和特殊用途电子管11
3 离子管14
3.1 气体放电的基本特性15
3.2 稳压管16
3.3 充气整流管17
3.4 引燃管18
3.5 闸流管19
3.6 放电管21
3.7 十进位计数管21
3.8 计数管23
4 光电器件24
4.1 光电子发射24
4.2 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25
4.3 象变换器26
5 电子束管27
5.1 电子束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7
5.2 摄象管29
5.3 储存管31
6 微波电子管32
6.1 微波三、四极管32
6.2 速调管34
6.3 行波管36
6.4 磁控管38
7 电真空器件型号命名方法41
第2章 半导体分立器件46
1 概述46
2 PN结基本原理47
2.1 PN结的整流特性48
2.2 PN结的电容51
2.3 PN结的击穿53
3 半导体二极管54
3.1 整流二极管55
3.2 检波二极管55
3.3 开关二极管56
3.4 稳压二极管57
3.5 恒流二极管58
3.6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BD)58
3.7 PIN二极管61
3.8 变容二极管62
3.9 阶跃恢复二极管63
3.10 隧道二极管(TD)和反向二极管65
3.11 雪崩二极管67
3.12 体效应二极管68
4 双极型晶体管69
4.1 晶体管的基本工作原理71
4.2 低频小功率晶体管76
4.3 高频晶体管80
4.4 低噪声晶体管82
4.5 开关晶体管86
4.6 功率晶体管88
5 场效应晶体管94
5.1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94
5.2 MOS场效应晶体管102
6 其他晶体管107
6.1 单结晶体管107
6.2 可编程序单结晶体管110
7 半导体器件的型号命名方法112
第3章 电阻器113
1 概述113
2 电阻器的一般性能114
3 固定电阻器116
3.1 合金型电阻器116
3.2 薄膜型电阻器118
3.3 合成型电阻器119
3.4 固定电阻器的选用119
4 电位器121
4.1 电位器的主要技术参数121
4.2 合金型电位器122
4.3 合成型电位器123
4.4 薄膜型电位器124
4.5 非接触式电位器124
4.6 电位器的选用125
5 敏感电阻器126
第4章 电容器127
1 概述127
1.1 电容器的分类127
1.2 电容器的标称容量、额定电压与温度系列127
2 电容器的主要技术参数128
3 有机介质固定电容器132
3.1 有机介质电容器的一般特性132
3.4 有机薄膜电容器133
3.3 金属化纸介电容器133
3.2 纸介电容器133
3.5 复合介质电容器134
4 无机介质固定电容器135
4.1 无机介质电容器的一般性能135
4.2 陶瓷电容器135
4.3 云母电容器136
4.4 玻璃膜和玻璃釉电容器137
5 电解电容器138
5.1 电解电容器的一般特性138
5.2 铝电解电容器138
5.3 钽电解电容器139
7 可变电容器和微调电容器140
6.2 真空电容器140
7.1 空气可变电容器140
5.4 铌电解电容器及其他电解电容器140
6.1 充气电容器140
6 气体介质和液体介质固定电容器140
7.2 有机薄膜可变电容器141
7.3 微调电容器141
8 电容器的应用142
第5章 电感器145
1 概述145
2 电感器的基本参数计算和考虑145
2.1 电感量的计算145
2.2 互感量和耦合系数的计算151
2.4 固有电容的计算154
2.3 品质因数(Q值)的计算154
2.5 电感线圈稳定性的计算155
3 电感器主要材料的选择155
3.1 导线的选择155
3.2 骨架材料和形状的选择156
3.3 磁心及其材料的选择和应用159
4 提高电感器稳定性的措施161
4.1 减少温度影响的措施161
4.2 减少潮湿影响的措施161
4.3 提高抗电强度的措施161
4.4 电感线圈的防振措施161
5 电感线圈的屏蔽162
6.1 用Q表测量L,Q,CO和M(k)等参数163
6 电感器参数的测量163
5.1 屏蔽的作用163
5.2 屏蔽材料的选择163
5.3 屏蔽罩的设计163
6.2 用电感测量仪和电桥测L,Q,M(k)164
6.3 电感温度系数αL的测量165
7 几种电感线圈的介绍165
7.1 小型固定电感器165
7.2 平面电感器165
7.3 中周线圈165
7.4 罐形磁心线圈180
7.5 变感器(可变电感器)180
8.1 摄象管的偏转聚焦线圈182
8 偏转线圈和聚焦线圈182
8.2 显象管的偏转线圈184
8.3 制造偏转线圈的材料和工艺186
第6章 接插元件189
1 概述189
1.1 接插元件的功能、特点和发展趋势189
1.2 接插元件的使用环境189
2 基本参数及其原理189
2.1 接触电阻189
2.2 接触对的电流容量191
2.3 绝缘电阻192
2.4 击穿电压193
2.5 串音衰耗194
2.6 特性阻抗与驻波比196
2.7 接触压力、插拔力、换向力197
2.8 镀层磨损寿命197
3 接触对198
3.1 接触对结构198
3.2 镀层材料199
3.3 接触面润滑剂的应用199
3.4 接触对所用弹性材料199
5.1 锡钎焊202
5 接触对与外接导线的连接202
4.2 材料202
4.1 基座结构202
4 绝缘基座202
5.2 绕线连接203
5.3 压接204
6 连接器204
6.1 连接器的分类204
6.2 圆形连接器205
6.3 矩形连接器207
6.4 印制板连接器208
6.5 同轴连接器209
8 提高接插件的可靠性217
7 开关及其他接插件217
6.7 光纤(缆)连接器217
6.6 带状电缆连接器217
第7章 记忆元器件219
1 概述219
2 磁性存储元器件220
2.1 环形记忆磁心220
2.2 其他铁氧体存储元件224
2.3 磁膜存储器件227
3 半导体随机存取存储器件229
3.1 概述229
3.2 双极型随机存取存储器231
3.3 MOS随机存取存储器件232
3.4 半导体存储器的测试方法236
4 只读存储器238
4.1 半导体只读存储器238
4.2 其他类型的只读存储元器件240
5 新型存储元器件241
5.1 电荷耦合器件241
5.2 磁泡存储器243
5.3 电子束存储器245
5.4 非晶态半导体存储器247
5.5 光存储介质248
1.2 压电方程251
1.1 压电效应251
1 压电效应和压电材料251
第8章 压电器件251
1.3 压电体的各种参数252
1.4 压电材料259
2 压电振子的等效电路与测量方法260
2.1 压电振子的等效电路260
2.2 主要参数的测量方法261
3 压电陶瓷器件262
3.1 压电陶瓷滤波器262
3.2 压电陶瓷变压器264
3.3 压电陶瓷电声器件266
3.4 压电陶瓷的其他应用267
4.1 石英晶体谐振器270
4 压电晶体器件270
4.2 晶体振荡器272
4.3 晶体滤波器275
5 压电声表面波器件276
5.1 概述276
5.2 声表面波滤波器277
5.3 声表面波延迟线278
5.4 声表面波放大器及其他非线性器件278
第9章 显示器件279
1 概述279
1.1 显示器件的分类279
1.2 显示器件发展概况280
2.1 示波管282
1.3 各类显示器件性能比较282
2 电子束显示器件282
2.2 定位管284
2.3 显象管285
2.4 彩色显象管287
2.5 投影管288
2.6 显示储存管289
2.7 字符管和字标管289
2.8 记录管290
2.9 其它电子束管290
3.1 荧光数码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91
3.2 荧光数码管的特性291
3 荧光数码管291
3.3 荧光数码管的特点及典型产品参数293
3.4 荧光数码管的驱动方法293
4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294
4.1 发光二极管的结构与发光机理294
4.2 发光二极管用的材料295
4.3 发光二极管的特性295
4.4 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特点与应用296
4.5 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使用方法296
5 辉光数码管297
5.1 辉光数码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97
5.2 辉光数码管的特性参数及其驱动方法297
6.1 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器件298
6 等离子体显示器件298
6.2 直流等离子体显示器件299
6.3 片段式数字显示器件300
6.4 超大型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器件301
7 电致发光显示器件301
7.1 交流粉末电致发光器件302
7.2 直流粉末电致发光器件303
7.3 薄膜电致发光器件303
8 液晶显示器304
8.1 液晶显示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04
8.2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特性306
8.5 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307
8.4 液晶显示器的特点307
8.3 彩色液晶显示器件307
9 激光显示308
9.1 激光显示器的特点308
9.2 激光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308
9.3 彩色激光显示310
10 光阀显示310
10.1 电子束光阀显示311
10.2 激光扫描的液晶光阀显示312
10.3 光电导液晶光阀显示313
11 立体显示313
11.1 视差立体显示313
11.3 合成全息照相投影式立体彩色显示314
11.2 立体X射线电视314
11.4 振动平镜式三维显示315
第10章 红外器件316
1 概述316
2 红外探测器316
2.1 红外探测器的特性参数316
2.2 光子探测器318
2.3 热探测器320
2.4 红外探测器的应用322
3 红外摄象器件324
3.1 红外摄象管324
3.2 电荷耦合摄象器件(CCI)325
2 光敏元件327
2.1 光敏电阻327
第11章 半导体传感元件327
1 概述327
2.2 光电二极管331
2.3 光电晶体管333
2.4 光电耦合器件334
3 压敏元件337
3.1 半导体应变片338
3.2 扩散型半导体应变片及固体压力传感器341
3.3 蒸镀薄膜型应变片341
3.4 PN结压敏元件342
3.5 声电传感元件344
4.1 霍尔元件346
4 磁敏元件346
4.2 磁敏电阻器351
4.3 磁敏二极管(SMD)353
5 湿敏元件354
5.1 湿敏电阻355
5.2 湿敏电容359
5.3 湿敏阻容元件359
6 气敏元件359
6.1 常用的气敏半导体材料和气敏元件360
6.2 气敏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60
6.3 气敏元件的特性和参数362
7 热敏元件363
6.4 气敏元件的应用363
第12章 继电器365
1 概述365
1.1 继电器的定义、特性与参数365
1.2 继电器的分类365
1.3 对继电器的一般要求368
2 电磁式继电器368
2.1 电磁式继电器的结构与特性369
2.2 电磁式继电器的触点381
2.3 电磁式继电器的线圈393
2.4 电磁式继电器的典型结构396
3.1 舌簧继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与特点398
3 舌簧继电器398
3.2 各类舌簧触点与继电器简介401
4 极化继电器402
5 磁保持继电器405
6 密封继电器406
7 高频继电器407
8 高压继电器408
9 双金属温度继电器408
10 晶体继电器409
11 时间继电器411
11.1 机械延时式时间继电器411
11.2 电磁式时间继电器411
11.5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412
11.6 阻容式晶体管时间继电器412
11.3 电热式时间继电器412
11.4 阻尼式时间继电器412
11.7 计数式晶体管时间继电器415
12 典型继电器单元线路416
第13章 变压器与滤波扼流圈420
1 变压器420
1.1 变压器的原理和结构420
1.2 电源变压器424
1.3 音频变压器432
1.4 脉冲变压器434
2.1 用途和特点437
2 滤波扼流圈437
2.2 计算滤波扼流圈的几个基本概念438
2.3 设计方法439
第14章 电子元器件应用线路举例441
1 电真空器件的应用举例441
1.1 静电测量管应用线路441
1.2 真空计管的实用线路441
1.3 光电倍增管443
2 特殊半导体二极管的应用443
2.1 肖特基二极管的应用443
2.2 变容二极管的应用445
2.3 PIN二极管的应用445
2.4 光敏二极管的应用446
2.5 磁敏二极管的应用——无触点开关447
2.6 雪崩二极管的应用——雪崩二极管振荡器448
3 磁记录读出放大器450
3.1 磁鼓、磁带读写放大器例450
3.2 磁盘读放大器例450
4 压电器件的应用电路452
5 红外元件的应用454
5.1 红外元件的耦合线路——热源探测仪前置放大级例一454
5.2 红外元件的耦合线路——热源探测仪前置放大级例二455
第15章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455
1 概述455
2.1 可靠性的数量特征456
2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456
2.3 电子元器件的典型失效率曲线460
3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试验460
3.1 可靠性试验的目的与分类460
2.2 常见的寿命分布460
3.2 环境试验461
3.3 寿命试验及其数据处理461
3.4 加速寿命试验及其数据处理465
3.5 可靠性筛选试验468
3.6 失效率鉴定试验470
3.7 抽样简介473
4.2 研制阶段的可靠性控制478
4.3 生产阶段的可靠性控制478
4.1 一般程序478
4 提高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478
4.4 使用阶段的可靠性控制479
4.5 失效分析480
5 电子元器件与系统的可靠性预计480
5.1 元器件使用失效率预计480
5.2 系统可靠性预计481
6 可靠性数据的收集与利用484
6.1 元器件可靠性数据的收集486
6.2 元器件可靠性数据的利用486
参考文献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