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程远有话就说 中国汽车这些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程远有话就说 中国汽车这些年](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0116938.jpg)
- 程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80197697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391页
- 主题词:汽车工业-经济发展-概况-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程远有话就说 中国汽车这些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读不懂的中国轿车业2
读不懂的中国轿车业(2000-08-29)2
中国汽车应当选择哪种模式?(2000-12-05)5
企盼中国汽车出竞争(2001 -01 -09)9
“三大三小”谁大谁小?(2001-03-27)11
早知是平地何必自吃苦(2001 -07 - 31)13
规模经济成中国汽车业的陷阱(2001 -08 -02)15
规模经济为何没有让汽车业赚钱(2001-10-26)18
暴利能使汽车业提高竞争力吗?(2003-01-22)20
盖楼能不能只盖第七层?(2003-04-09)22
走向竞争,中国汽车“五十而知天命”(2003-07-16)24
“颠覆性”技术颠覆中国电动车思路(2003-11 -26)27
就是不能给汽车暴利“平反昭雪”(2004-02-13)29
不要一听汽车暴利就冒火(2004-02-20)31
中国汽车为何不惧怕2005 (2004-11-04)33
井喷过了 家轿元年仍没到来(2004-12-02)35
第二章 制定一部好的汽车产业政策真难40
“汽车办”比“馒头办”更值得研究(2001-06-05)40
扶持“三大”与市场竞争(2001-08-28)42
强调国产化有没有错?(2002-04-17)44
保护过度更该为汽车业落后买单(2002-07-24)46
进口汽车许可证是把“双刃剑”(2002 -08 -28)48
谨防审批思潮又抬头(2003-02-12)50
企业准入还是产品准入?(2003-03-26)52
车辆超载为何成不治顽症?(2003-04-26)54
制定一部好的汽车产业政策真难(2003-05-28)56
审批制能不能遏止投资热?(2003-10-22)58
千呼万唤燃油税(2004-07-30)60
“机动车负全责”损害的是法律尊严(2004-09-16)62
该不该保证车辆保险旱涝保收(2004-11-11)65
105次违法记录折射执法者渎职行为(2005-06-23)67
导致汽车业产能过剩的主因是审批制(2006-02-23)69
养路费违法征收6年最尴尬的是法律(2006-08-31)71
第三章 价格战也是高层次竞争74
买车人和卖车人较上了劲(2000-01-04)74
降价不降价由谁说了算(2000-02-01)76
轿车企业不能一听降价就冒火(2000-02-15)78
价格战也是高层次竞争(2000-02-20)80
汽车降价是厂家自身的“内部革命”(2000 -06 -06)81
轿车告别政府定价时代(2001-05-24)83
谁买奔驰不嫌贵(2001-08-14)85
谁能不打价格这张牌(2001-08-21)87
汽车出口何时也能被反倾销(2001 -11 -21)89
奔驰降价波及奥拓(2002-01-16)91
打价格战需要真本事(2002-01-23)93
别拿汽车“性价比”作挡箭牌(2002-02-20)95
不降价中国汽车就离世界更近吗?(2002 -03 -20)97
降价是厂家对消费者表达的最大善意(2002-05-22)99
制约中国轿车发展的主因是什么?(2003 -07 -02)101
第四章 轿车决战在市场104
中国轿车离市场有多远?(2000-10-10)104
轿车决战在市场(2000-11-07)107
中国汽车竞争是否太假?(2001 -06 -05)109
汽车竞争“度”在哪里(2001-08-07)111
天价轿车为何总能在中国推出(2003-05-14)113
真正影响车市的是中低收入人群(2003-06-04)115
值得关注的高尔(2003-06-18)117
中国车市你能承载多少豪华?(2003-11-21)119
豪华车 谁是谁的对手(2004 -06 -10)121
汽车市场墙倒众人推(2004-09-23)123
“限制小排量”,就是不让多数人用车(2005-07-14)125
汽车出口不宜过分炒作(2005 -10 - 26)127
汽车低价出口既是机遇也是陷阱(2006 -07 -27)130
由“天语”看小排量轿车的中国命运(2007-01-11)132
第五章 得市场者得天下136
汽车厂家你还抱怨什么?(2002-01-09)136
能为汽车热降温的只能是市场(2002-08-14)138
汽车市场预测你是信它好还是不信好?(2002-12-18)140
汽车消费还需要再刺激吗?(2003-05-21)142
投资热对汽车业伤害有多大?(2003-08-20)144
审批制遏止不了“行外造车”热(2004-02-27)146
中国汽车会不会是又一个“巴西”(2004 -09 -30)148
中国汽车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2005 -02 -03)150
产能调控不能损害公平竞争(2006-06-29)152
得市场者得天下(2006-08-10)154
该遭质疑的又何止J.D.POWER (2006-09-21)156
摩托车何必硬要挤进城(2000-08-01)159
第六章 保护消费者才是对汽车业最好的关爱162
该提提保护汽车消费者了(2001-12-07)162
汽车厂家要和消费者一条心(2002-01-30)164
消费者是否应该保证厂商赚钱(2002-02-27)166
“超低定价”厂家有何隐情?(2003-03-19)168
保护消费者才是对汽车业最好的关爱(2004-01-09)169
低成本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2005-12-01)171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让更多人拥有汽车(2005-12-29)173
第七章 市场换技术为何导致汽车自主缺失176
三大企业不能和公众闹对立(2004-03-26)176
三大企业该为汽车自主出把力了(2004 -04 -02)178
自主是汽车业提高开放水平的根本(2004-04-16)180
汽车自主品牌为何成为严重而迫切的问题?(2004-05-14)182
合资能导致中国汽车自主吗?(2004-06-10)184
中国汽车进入自主品牌时代了吗?(2005 -05 -22)187
龙永图们为何就是不要自主品牌(2005 -09 -01)190
龙永图的“时机论”仍然是不要自主品牌(2005-09-15)192
“三大”企业,自主创新是不能还是不为(2005 -12 -22)194
市场换技术为何导致汽车自主缺失(2006 -01 -05)196
没有自主企业何来自主品牌(2006 -02 -09)198
缺乏创新体系是红旗轿车永远的痛(2006-03-09)201
德国大众为何对中国汽车自主怀敌意(2007 -08 -02)203
为何要说大众不是优秀企业公民(2007-10-18)206
第八章 奇瑞让中国轿车尴尬210
过河卒子半个“车”(2000-12-21)210
奇瑞让中国轿车尴尬(2001 -02 -20)214
富康的出路在家用(2001-11-30)216
别把吉利往死逼(2001-12-14)218
华晨是不是中国汽车的救世主?(2002 -03 -06)220
北京轿车虎口夺食(2002-07-10)222
屡败屡战 通田为何非要造轿车(2003 -07 -09)224
玩金融的华晨与玩制造的华晨哪个更爽?(2004-10-21)226
为何说华晨是个“问题企业”(2004-11-18)229
北京奔驰的前路并不平坦(2005-09-22)232
迈腾对一汽大众的分量有多重(2007-02-08)235
第九章 也说国产车争戴“洋帽子”238
不成规模何谈研发(2001-12-28)238
由韩国看中国汽车为何缺乏研发能力(2002-11-20)240
也说国产车争戴“洋帽子”(2003-02-19)242
汽车没有自主品牌 消费者亦需反思(2003 -08 -27)244
何时是中国汽车创品牌的最好时机?(2004 -03 -05)246
上汽自主品牌与奇瑞们能否殊途同归(2006-10-19)248
自主品牌一定要向中高端发展(2006-11-18)251
原汁原味的MG名爵为什么也是自主品牌(2007 -02 -01)253
第十章 跨国公司对中国汽车市场铁了心256
国际分工与开饭店(2001-11-23)256
支持“洋三大”可取不可取?(2002-04-03)258
亚奔续约协议能不能这样签?(2002-09-06)260
上海大众为汽车合资企业立规矩(2002-09-11)262
市场统治权是纯商业话题吗?(2003-01-28)264
中国汽车与跨国公司整合大较量(2003 -04 -22)266
“一仆二主”,中外轿车掰不开(2003-05-08)268
日产是东风走出神龙架的发动机(2003-06-18)270
“全球同步”是跨国公司表达的善意吗?(2003-07-23)272
跨国汽车公司为何在中国大举增资?(2003 -08-13)274
跨国公司对中国汽车市场铁了心(2004-12-16)276
由车展看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布阵(2005 -04 - 21)278
现代起亚挑战中国汽车产业政策(2005 -06 -30)281
中国汽车到了“后合资时代”了吗?(2005 -07 -28)284
合资为何也成“独木桥”?(2005-08-04)286
第十一章 “干不了别的就去造汽车”290
别把“套牌”生产冒充全球采购(2002-05-15)290
我们为何看重“天一重组”案?(2002-06-19)292
政府干预还是管理层分庭抗礼(2002-08-07)295
学习越南人利用“市场”资源(2003-02-26)297
“干不了别的就去造汽车”(2003-12-10)299
民营企业造车,雷声大雨点小(2004-11-09)301
哪里寻找中国“底特律”?(2005 -01 -06)303
民营企业造车生不逢时(2005-06-09)306
莫做好龙“叶公”,迎接整合时代(2005-11-10)308
产业整合不能“撮大堆”(2006-05-18)310
第十二章 轿车不该是少数人享用的专利314
轿车不该是少数人享用的专利(2001-09-21)314
又到成都“无车日”(2001-10-10)316
发展轿车与低收入人群就业(2003-03-04)318
“酒后驾车险”为何不得人心?(2003-09-10)320
好心情缓解城市拥堵(2003-12-03)322
节约型社会要重塑汽车消费观(2005-08-11)324
无车日是社会对汽车的报复(2005 -10 -14)327
汽车不是人类共同的敌人(2006-06-15)329
和谐社会富人也能坐豪车(2006-11-02)332
小轿车与公共交通并非不共戴天(2006-12-21)335
假如没有了汽车,我们的生活是否更幸福?(2007-10-11)337
第十三章 车展:看热闹与看门道342
车展:看热闹与看门道(2002-06-12)342
政绩不在车展多(2002-09-04)344
国际车展的神似与形似(2004-06-17)346
我们要不要为“A级车展”欢呼?(2005-05-12)348
我们有必要为“A级车展”受宠若惊吗?(2006-11-23)351
第十四章 关注出租车 关注出租司机354
出租车淘汰夏利有无道理?(2001 -09-14)354
出租车为何不算公共交通(2002-06-26)356
出租行业的弊端在垄断(2002-07-03)358
关注出租车 关注出租司机(2003 -01 -29)360
出租车也要重视“可持续发展”(2004-09-07)362
出租车换型引出大话题(2004-10-28)364
出租车的问题要从根儿上解决(2006-04-27)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