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货币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货币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1108496.jpg)
- 鼓信威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11074·143
- 出版时间:1958
- 标注页数:675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7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货币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次1
再版序1
序言1
第一章 货币的发生1
第一节 货币经济的萌芽1
一 产生货币的社会背景1
(本书插图均照原物大小)6
第一图 中国货币文化的光芒照耀了周围的世界 序言 6
插图目次6
二 殷周时代的贝物7
第二图 殷周间的贝币10
三 贝的种类及其来源16
第二节 货币经济的确立20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形态20
第三图 楚国的货币22
第四图 周的货币24
第五图 春秋时的货币24
第六图 战国时三晋的货币:尖足布24
第七图 各种方足布…………………………………2424
第八图 小方足布24
第九图 平阳布的各种书法24
第十图 圆足布26
第十一图 ?邑的货币26
第十二图 釿字布28
第十三图 异形布28
第十四图 燕的货币30
第十五图 明刀30
第十六图 赵的货币30
第十七图 齐的货币(一)32
第十八图 齐的货币(二)32
第十九图 环钱36
二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币制47
第二十图 秦的半两钱48
三 货币经济的确立50
第三节 先泰的货币理论54
第四节 信用的发生61
第一节 货币制度67
第二章 两汉的货币67
第二十二图 西汉的五铢钱68
第二十一图 秦汉间的钱币68
第二十三图 王莽的货币72
第二十四图 东汉的五铢钱76
第二十五图 三国时的钱币76
二 黄金80
一 钱币87
一 楚汉战争所引起的货币减重93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93
二 武帝时匈奴战争所引起的货币贬值97
三 王莽的大额货币101
四 汉末的货币贬值105
五 两汉的正常物价110
第三节 货币理论115
第四节 信用121
第三章 晋到隋的货币125
第一节 货币制度125
一 钱币125
第二十六图 晋和南朝的钱币126
第二十七图 北朝和隋的钱币126
二 金银132
三 谷帛139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146
一 两晋的币值146
二 宋齐币值的变动149
三 梁陈币值的变动156
四 北朝的币值159
五 隋的币值164
第三节 货币理论166
第四节 信用和信用机关172
第一节 货币制度178
第四章 唐代的货币178
一 钱币178
第二十八图 唐代钱币180
第三十一图 十国的钱币192
第三十图 五代的钱币192
二 金银196
三 绢帛201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203
一 盛唐钱币的购买力203
二 安史之乱与通货贬值208
三 贞元元和间的通货回缩214
四 晚唐五代的币值224
五 唐代物价小结230
第三节 货币理论233
一 商业的发达与长安金融市场之产生237
第四节 信用与信用机关237
二 放款240
三 存款245
四 生金银买卖250
五 汇兑的产生253
一 钱币257
第一节 货币制度257
第五章 两宋的货币257
第三十二图 宋初三朝的钱币258
第三十三图 仁宗朝的钱币258
第三十四图 英宗神宗朝的钱币260
第三十五图 哲宗朝的钱币260
第三十六图 徽宗朝的崇宁大观钱262
第三十七图 徽宗朝的对钱262
第三十八图 南宋高宗朝的钱币………………………264264
第三十九图 孝宗光宗朝的钱币264
第四十一图 理宗度宗朝的钱币266
第四十图 宁宗朝的钱币266
二 金银272
三 纸币的产生280
第四十二图 北宋的官交子或钱引284
第四十三图 南宋的会子286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291
一 北宋初年的币值291
二 熙丰年间的币值298
三 崇观年间币值的下跌310
四 金人侵略所引起的通货膨胀316
五 南宋会子的膨胀323
六 白银的购买力344
第三节 货币理论355
第四节 信用和信用机关362
一 辽的钱币370
第一节 货币制度370
第六章 金元的货币370
第四十四图 辽和西夏的钱币372
二 西夏的钱币372
第四十五图 金的钱币372
三 金人的币制373
第四十六图 金人的拾贯交钞376
四 元代的币制378
第四十七图 至元宝钞贰贯380
第四十八图 至元宝钞贰佰文380
第四十九图 元代的钱币384
第五十图 至正之宝权钞钱384
第五十一图 元末起义钱386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393
一 金人的通货膨胀393
二 元初中统钞的膨胀399
三 元末的通货膨胀405
第三节 货币理论419
第四节 信用和信用机关421
一 纸币429
第一节 货币制度429
第七章 明代的货币429
第五十二图 大明宝钞壹贯430
第五十三图 大明宝钞五十文430
二 钱币433
第五十四图 明太祖朝的钱币434
第五十五图 明代中叶的钱币434
第五十六图 熹宗朝的钱币440
第五十七图 思宗朝的钱币440
第五十八图 明末诸王的钱币(附李自成张献忠的钱币)442
三 白银452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461
一 大明宝钞的膨胀461
二 万历以前铜钱的购买力469
三 晚明的铜钱贬值483
四 白银的购买力493
第三节 货币理论506
第四节 信用和信用机关509
一 典当业509
二 钱庄的兴起514
第八章 清代的货币521
第一节 货币制度521
一 铜币521
第五十九图 清世祖朝的顺治通宝一厘钱522
第六十图清 初的折银钱522
第六十一图 圣祖朝的康熙钱524
第六十二图 世宗高宗朝的钱币524
第六十三图 清中叶以后的钱币………………………526526
第六十四图 宝泉局的咸丰大钱526
第六十五图 太平天国的钱币528
第六十六图 机器铸造的光绪通宝钱530
第六十七图 光绪元宝新式当十铜币532
第六十八图 清末各种新式铜币532
二 白银和银币537
第六十九图 银元宝538
第七十图 各种小型银锭538
第七十一图 清初流入的外国银元(一)540
第七十二图 清初流入的外国银元(二)540
第七十三图 西班牙的本洋542
第七十四图 清末流通的外国银元542
第七十五图 中国自铸的银币546
第七十六图 清末各种地方银币546
第七十七图 各省的龙洋548
第七十八图 宣统年间的大清银币548
第七十九图 清末各种双毫550
三 钞票556
第八十图 咸丰时的户部官票558
第八十一图 大清宝钞558
第八十二图 英商银行钞票560
第八十三图 德华银行壹圆钞票560
第八十四图 政府银行的兑换券560
第八十五图 大清银行兑换券560
第八十六图 湖北官钱局壹元钞票560
第八十七图 江西官银钱总号壹圆银元票560
第八十八图 山海关内外铁路局银元票560
第八十九图 四明银行兑换券560
第九十图 万义川银号银元票560
第九十一图 同义刘记钱店钱票560
一 清初钱价的波动566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566
二 太平天国革命时清朝政府的通货贬值576
三 清末币值的变动587
四 白银的购买力600
五 黄金的购买力617
一 货币理论627
第三节 货币理论627
二 清末各种改革币制的方案632
一 银铺和典当业638
第四节 信用机关638
二 钱庄和银号647
三 票号的兴衰657
四 银行的兴起667
第二十九图 会昌开元钱钱背的地名180181